作者:傅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电影《满江红》片名(亦即岳飞名作所用词牌名)英语译为“Full River Red”,一时讥评如潮,纷纷以为太简
作者:傅浩(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电影《满江红》片名(亦即岳飞名作所用词牌名)英语译为“Full River Red”,一时讥评如潮,纷纷以为太简单而不好。然而,此译貌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反倒是大巧若拙,一字不易的绝妙好译。先看词牌“满江红”的意思:一说是指某种水生漂浮植物,秋冬变红,广布水面的景象;一说是指朝阳照临江面的景象,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句。其实也可能是指夕阳临江之景,如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当然,想到岳飞所处语境,也不排除有人会把“满江红”与“匈奴血”以及成语“血流成河”联系起来。但无论究何所指,其字面及所描写的画面都只不过是“满江红色”而已,这才是诗意所在。英译“Full River Red”看似字字对应的词典翻译,其实从语法角度看十分严谨。“full”是形容词,修饰“river”;“river”本是名词,此处用为形容词,与“full”一同修饰“red”,二者之间本可以加连字符,形成形容词组“full-river”,但一般可省略;“red”此处是名词,不是形容词。由此看来,“Full River Red”与“满江红”不仅字字对应,而且语法一致,意思也丝丝入扣,分毫不差。有知者考证,此译源自德国汉学家卫德明(Hellmut Wilhelm)的译本;除了上举“直译”外,他还有一种“意译”的“满江红”版本:“Redness all across the river”。后者显然比前者逊色多了。不仅字数多了,意思也受限制,直接呈现变成了间接陈说,完全失却了诗意。有人说,翻译即诠释(interpretation)。愚以为,在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中,诠释不应明白显示在译文里,而应暗中体现在还原的字面上。即如上例,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都只呈现字面,而把诠释的活儿留给读者。汉语和英语读者所得字面意思提示相同,即为等效,至于各自因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产生的诠释差异,就不是译者该操心的事儿了。上述“直译”有点儿像每个外语初学者都会做的事情:在生词旁边标注从词典上查来的一个意思,难怪让人瞧不起。其实类似方法历史悠久,在各种语言,尤其是古典语言的学习中一直被广泛采用。西方人学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就有专门印制的这种双语对照本,叫“crib”。日本人学古汉语也是如此。美国诗人以斯拉·庞德就是对厄内斯特·费诺罗萨听日本汉学家讲解中国古诗所作英文笔记略加润色就为西方世界“发明”(原文是“invented”,其实应该译“杜撰”)了中国诗。一般人不识“Full River Red”之妙,大概就是因为把语法严谨、意思精确的直译误当成了未加润色语法关系不明的“crib”之故。可见,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对于译诗尤其有效,是最好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给读者保留诠释的空间。紧扣字面(当然要在吃透意思的前提下)即得中靶心,才经得起与原文对读,其他各种弄巧的意译(interpretation)则都是不中。而字面还原的程度与译者的功力成正比。总之,译诗以宁拙勿巧为上。
近期文章
-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月16日报道,在去年底大幅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后,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比预期得要快
-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解决好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 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章
-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2月15日在接受美国“立即民主”新闻网站采访时表示,美国炸毁“北溪”管道是为了防止俄乌冲突期间,德国为应对严冬而与俄罗斯达成一致,同意
- 2月19日,嘉定人才市场常设交流会有66家区内企业提供258个岗位招聘676人欢迎各类人才前来应聘!举办地点:新成路897号交通路线:嘉定22路(新成路嘉罗公路